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

內觀禪修感言



這是一處靜謐的地方。
遠離人世的紛擾。

四月中,
我背著簡單的行李,
從喧鬧的台北啟程,
獨自來到這裡。
新社,一個安靜的山間小鎮,
位於豐原和東勢之間。


搭豐原客運,
在大南村下車後,
走過一片田野,
經過一道溪流,
過了橋,
便是台中內觀中心 -
葛印卡(S.N. Goenka)老師
在台灣弘揚佛陀內觀禪修的道場。

進了莊園,
但見路旁小溪藻荇遍佈,
不由得停步觀賞。
小魚兒自在地穿梭於水藻間;
還有水鴨兩三隻在水面悠蕩著,
絲毫不避生。

想想,
我將在此處待上十二天。
有十天不能開口講話,
不能閱讀任何書籍。
每日兩餐素食,
外加傍晚的茶點。
每天的功課就是盤腿靜坐。
一日禪坐十二小時。
要持五戒,
行十波羅密。
簡單的說,
這十天要過著出家人的修行生活。
啊!似乎有點瘋狂。

報到當天晚上,
聽完老師的簡單開示,
便開始靜坐,
不浪費時間,
真夠精進。

前三天半,
修習觀息法(Anapana-sati)。
就是用心感覺鼻孔處的呼吸出入。
以覺知自然呼吸的方法讓心神專一,
為進階禪修奠定基礎。

接下來六天半的時間,
要修習內觀法(Vipassana)。
就是用心感覺身上所有感受。
再以平等心看待所有感受。
了知一切感受都是變化無常。

痛苦的感受,
如實觀察到,
覺知到,
然後放下,
不起瞋恨心。

美好的感受,
如實觀察到,
覺知到,
然後放下,
不起貪愛心。

透過對自己身體的感受—
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,
親證世間實相,
正如阿含經所述:
觀苦、空、非我,
觀一切法無常。
進而斷除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
解脫生死輪迴大環鍊。

這是一門修習無上智慧的禪修法。
不以追尋精神統一忘我的快感為目的,
不以享受禪定時的愉悅幻境為目標。

據說,
喬達摩太子在菩提樹下,
以此內觀法門開悟成佛。
為了讓世人的苦痛得以解脫,
釋迦牟尼佛四處傳授此修行法門,
普渡眾生。
因為歷史的緣故,
千餘年後此法在印度失傳。
感謝阿育王當年的國際宏法運動,
讓此法門幸存於緬甸修行人的承傳中。
因緣際會,
葛印卡(S.N. Goenka)老師
從緬甸的烏巴慶大師學得此法,
並發心弘揚。
目前全球已有90餘座內觀中心嘉惠世人。
所有研習及膳宿均不收費。
中心的運作端賴舊學員的捐款贊助維持。
這是多麼令人讚嘆的慈悲志業啊!

內觀中心秉持原始佛教精神,
不標榜任何宗教、派別,
不排斥任何種族、階級,
不作任何儀式,
不行偶像崇拜,
不持咒、誦經、觀想。
不談玄、說鬼、道神。
體現了佛陀的實踐主義特色。
禪修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,
也有不少法師、神父、修女到此進修。
體現了佛陀有教無類的教育家風格。

享受了十二天的寧靜生活,
帶著輕飄飄的身心回到都市。
星期日回到台北,
這天雖然颳風下雨,
穿著短袖衣服,
頗覺冷冷,
心裡頭卻非常踏實而愉悅。